市场饱和是葡萄牙华人经济的不治之症,葡萄牙华人三百店(百货零售店)的发展史就像一个饥饿的瘦美人,经过数年的狂吃猛喝,成几何数发展,终于长成现在这种痴肥臃肿的丑婆娘,在葡萄牙已经处于完全饱和的状态三百店,因为痴肥臃肿,而出现环境脏、堆放乱、效益差的“脏乱差”状态。这几年赚的钱,如果没有好好理财的话,华人会在三百店行业中一往无前地扩张下去,把赚到的有限的钱又投入到无限的开新三百店中来,我们的大、中、小三百店,成了垃圾的堆积场,这就是日渐萧索的华人三百店的现状。
购买力差,利润率低,竞争激烈,有人把整个责任推向经济萧条,当然这是经济大趋势,更多的还是我们华人内部无节制的扩张造成的。我们离品牌经营、效益经营、多元经营等优化经营的距离还相当遥远,尽管我们有些侨胞已经向这个方向迈进,但绝大多数经营者还是处于徘徊观望之中,这就是整个葡萄牙经济和债务危机下华人生存状态。
5000家华人店铺,就像华人的孩子一样,是用辛苦赚来的真金白银奶大的,这群饥饿瘦弱的孩子,在葡萄牙这场经济和债务危机的瘟疫下,为葡萄牙这个国家担负着比他们本民族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纳税增加了,质量检测要求提高了,规范经营的细则更密了,葡萄牙华人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只要稍不注意,罚款这根大棒高悬在华人的头顶上。
附着在葡萄牙华人三百店产业上的葡萄牙华人装潢材料业,同样也面临着转变思想、革新产业、提升形象等矛盾,华人经济链已经到了相互依存、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地步。整个葡萄牙华人经济板块,面临着更新换代“涅槃”时代的到来。
华人三百店的原始积累
谁都想成为有钱人,在钱面前,谁都会低下头来,无论是小工人,还是大老板,都想成为一个真真实实的有钱人。多年来,我们旅葡华人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看戏,一个演戏。看戏的就是我们每天做梦都想开店的华人工人,演戏的就是每天做梦都想发财的华人老板。“老板”二字被无限夸大了很多倍,他们衣着靓丽,开着名牌车,在任何场合都会吆三喝四,让人敬仰,在物质财富的妆点下,我们的华人老板们上演是“伟大、光荣”的英雄形象,生活在光环里,而那些工人们,正在节衣缩食,尽量减少开支,为开店做老板,做初步资金积累准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糟糕的葡萄牙经济形势没有吓怕葡萄牙华人的胆量,只要有机会,谁都会飞身一扑,直到把观众变成演员为止,然后成为一个真正有钱的演员。
现代经济模式,就是帮有钱人变得更加有钱,而从来没有研究过让没钱的人变成初步有钱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供奉有钱的社会。葡萄牙华人经济都是从没钱人变成有钱人的过程,从华人的商业模式里,我们找到很多创业的经验,财富在哪里?财富就是藏在发现商机的眼光里,这就是商业中“奇财”。
葡萄牙华人三百店的名称源于“每个百货商品300葡币”,实际上,三百店这个称呼相当土气,就像中国农村乡下称谓自己的孩子一样,叫得越难听,就越容易养活,“三百店”这个葡萄牙华人称谓丑陋的孩子,现在成了华人的支柱产���,真不能小看它,对于这样的行业,不管是在好年景还是坏年景里,华商眼里,这个行业,总是没有获得过褒奖。生意好时,华人老板们说:“混口饭吃!”,生意差时,华人老板们说:“太差了,这样下去没有希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百店已经遍及全葡萄牙每个角落,每到一处地方,稍不注意,看到的店铺都是中国三百店,店连店,店靠店,每到一个葡萄牙城镇,市中心的三百店,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三百店就像小草,已经遍及葡萄牙每个角落,三百店这个不起眼的丑陋孩子,依然担负着葡萄牙华人经济重头,向毛细血管一样,扎根在葡萄牙最底层消费者的心坎里。
前两年,葡萄牙华人红红火火搞的大型三百店,经过一个高潮之后,逐渐平息下来,能够熬下来的大型三百店寥寥无几,要扎扎实实生存还是靠小型三百店。要知道,家大业大,吃喝拉撒也跟着增大,一个上千平米的三百店,市口稍微好一点的就需要上万欧元的租金,加上员工工资,水电煤这几样东西,就足够把一个上千平米的店铺的利润消耗殆尽,多开一天,多天负荷,就像老鼠拖秤砣,越拖越重,从今年经济形势来看,华人大型(三百店)零售商场正走向式微。今年,葡萄牙华人三百店将更加艰辛,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陋习成为华人三百店致命伤
本世纪过去的数年内,随着葡萄牙三百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少量店铺发展到现在的5000家,这样的规模,葡萄牙三百店华人装潢材料行业这个附属产业,也紧随其后,取得了飞速发展。
当初,华人开三百店,钱是借的,货是赊的,对装修的要求也并不是太高,谁都不愿意在装修上花功夫,花钱财,搞装修,就是把真金白银贴到墙上,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没有必要的浪费,很大一部分三百店装潢装修都是因陋就简。装修装潢也就是简单地贴几块槽板,加上一些形状怪异缺胳膊少腿的模特,和因陋就简的摆放商品老款货架,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进货开门营业了。
三百店里面的货架、展示台、模特、橱窗,也是简单摆放,有个大概意思也就可以了。货架上摆放着满满的商品,只要能放得下东西的地方,基本上就不会让位置闲着。模特也就是衣裳架,逮到什么衣服,只要能够穿上去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太多的讲究。比如:有的立式模特,因为站立的时间长,加上搬来搬去,模特的头、手臂、腿、脚很容易掉下来,立在门口或橱窗里时,不稳,很容易倒地,不注意,就会摔得一地的残腿断臂,为了让缺胳膊少腿的模特站起来,店家干脆用塑料绳系住模特的脖子,吊起来或者绑在窗户栏杆上,这些形似稻草人的玩意,在葡萄牙华人三百店里充当穿衣试裤的模型。这些模特的光辉形象展示出来,随便哪个人走过三百店门口,也不会勾起购买欲来。从外观上看,一眼就能认出是“中国人的店”;从内容内貌来看,只会给人以垃圾商品堆积场的感觉,这样的装潢和摆设,就是黄金也卖不出好价钱。
中国人的陋习很多,煮饭炒菜,带孩子,吃喝拉撒全在店里,把商店变成了生活场所,成为华人陋习的展示场地。没生意时,整个店里一片昏暗,货架之间的走道堆放着货物,挡住客人行走,店主和营业员根本不知道自己店里有多少货物。三百店服务也随着生意的好坏而转变,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店主在柜台里,板着脸,对客人爱理不理,很少愿意向客人介绍商品,只顾在电脑上打牌搓麻将玩游戏,叫声此起彼伏,成为华人三百店的形象。
葡萄牙华人三百店走过了高潮,华人经营陋习成了制约华人三百店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发展的步伐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数千家商品质量、外观、价格一样的华人三百店,内部竞争就是相互打价格战,为了钳住一部分客人。店主们把价格放到最低,让利给客人,国内原材料涨价,使得本来不多的利润空间,变得更低,这种两败俱伤的价格竞争,忙来忙去,质量始终等不到保障,中国货,垃圾货的形象得不到改变,最后,华人三百店都成了“为葡萄牙人民服务”的国际义务商店。
固守阵地期待新的转机
产品质量升级、服务水平升级、购物环境升级、自身形象升级成为未来华人三百店的发展方向。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只要能够不亏大本,华人三百店始终在坚持着,大家都在等待观望,期待新的转机。有位三百店老板说:“要知道当初一个地区只有一家三百店,自己独占一个地区的蛋糕,利润空大赚钱快,现在这个蛋糕被分成十几分,能够分到的利润就少得可怜。有的人为了多吃多占,就开大店,虽然利润可能多点,但风险也绝对要多点。现在这种情况,我知道三百店没有前途,但除了三百店以外,又没有让我生存下去的其他事情可做。如果不开店,叫我再去打工,这是不可能的,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涉及到报税和延居留等问题,这些主动权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打工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干任何事情,样样处于被动,只要能够混下去,我还是不会放弃开三百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