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尼亚人”阿丰索三世 (1210—1279)
这个绰号的来历很简单,因为他是博罗尼亚的倒插门女婿。他也还算给他哥哥面子,后者死后他才正式举行的加冕礼。第二年的1249年,他便顺势南下,继续着征服事业,并一举拿下了法鲁(Faro),在此之后他陆续打下了南部沿海的其它城池,确立了葡萄牙在阿尔加维地区的统治。从此之后,阿丰索三世和他的继承人们便开始使用新的名号:葡萄牙及阿尔加维之王(Rei de Portugal e dos Algarves)。
打败了穆斯林,回来该搞搞和平建设了。1254年在雷利亚(Leiria)召开了葡萄牙历史上第一次有市民代表(即内战中支持阿丰索三世的农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宫廷会议,从此开始了整顿内政的工作。国王采取措施,鼓励农业发展,刹住了贵族欺诈平民百姓的风气,保护城市工商业,并规范了地方行政机构。整个国家变得秩序井然、一派安宁。
1267年,国王和卡斯蒂利亚签署了巴达若士条约(Tratado de Badajoz),规定了两国南部边境以瓜蒂安那河(Rio Guadiana)为界。至此葡萄牙的边境线完全确定了下来,和今天基本上没有差别。所以葡萄牙的国界号称是全欧洲最古老的国界。
1279年阿丰索三世去世,和他父亲“胖子”一样葬在了圣塔伦(Santarém)的阿尔科巴萨修道院(Mosteiro de Alcobaça)。其子迪尼士(Dinis)继位。虽然在1281、1287、1299遇到了三次以支持其弟夺取王位为名的叛乱。但是这么多年的安宁之后,叛乱已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了。于是这三次叛乱很快就被镇压。迪尼士稳稳的座住了王位。
阿丰索三世标准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