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殖民者”桑绍一世、“胖子”阿丰索二世

“殖民者”桑绍一世 (1154—1211)

    1185年,31岁的太子桑绍(Sancho,这个名字要按照西班牙的念法就是桑丘,也就是唐吉柯德的大胖子跟班,骑驴的那位;如果严格按照葡语发音来音译的话,最贴切的应该是“三叔”。说白了也是个贱名)即位,称桑绍一世。这位爷打小儿就跟着当爹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对行伍里面的事情自然是熟悉不过。1187年他挥师南下,占领了阿沃尔(Alvor),并于1189年拿下了重要的穆斯林商业城市锡尔维什(Silves)。眼看着就打到海边儿了,可是穆斯林从各地调集援军,又把葡萄牙人打回去了。除了埃武拉,其他的特茹河以南的地区几乎丧失殆尽。桑绍一世痛定思痛,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认识到仅仅攻城略地还是不够的,还要发展生产搞活经济。于是就像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一样,桑绍一世组织了大规模的从北向南的移民运动,并在边界加强守卫,修建堡垒,争取稳住现在的地盘。除此之外,还赐予各个骑士团以土地,命令移民在这些土地上耕种,将骑士团也变成了封建主。条件当然是好好卖命打仗。桑绍一世虽然丢了一大片老子打下来的江山,不过好歹也守住了大部分,并且经营的还不错。于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绰号就成了“殖民者”(Povoador,也许译成移民者会恰当一点?)。桑绍一世于1211年去世,和他老爹葬在了一起。


桑绍一世标准像

“胖子”阿丰索二世 (1185—1223)
    看来是老爹的备战备荒、建设三线的政策成效卓著,咱们的这位新国王的身材特别能说明经济建设的成就,以至于得了个“胖子”的绰号。1211年,刚即位不久的“胖子”即在当时的首都科英布拉召开了宫廷会议。与会的都是各地教会和贵族的代表。这次会议的纪录是葡萄牙保存到今天的最早的有文字资料记载的会议,因此被认为是葡萄牙的第一次议会。关于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我手头的资料都语焉不详。但是国王肯定得罪了一些大贵族。因为紧接着就爆发了内战。
    起因是桑绍一世的遗嘱。在遗嘱中,他留给了公主们一部分地产和几座城堡。公主们便认为既然老爹把土地分给了我们,我们就可以在这些土地上享有最大限度的权利。“胖子”说那可不行,虽说都是我的姐姐妹妹,但是毕竟我现在是国王了,有些事还是得听我的啊。姐姐妹妹们不干。不满“胖子”统治的其他大贵族也近来掺和,最后莱昂王国也进来横插一腿,你们要造反没军队可不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么,借给你们几万人罢。结果内战开始了。最后还是教皇出面才平息了这场纷争。当时教皇英诺森三世把法国英国什么的这些西欧王国的内政都快干预了一圈儿了,突然发现还有个葡萄牙没管呢,管管吧:圣殿骑士团接管存有争议的两个城堡(最早的维和部队??),国王给公主们赔钱,公主们向国王效忠。这场乱子算是告了一个段落。但还没完。“胖子”丝毫不领教会的情,和贵族闹完矛盾以后紧接着又开始和教会闹别扭。起因大概是这样的,当时的王室还没有能力建起豪华的高级的王宫,而是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于行宫一样的城堡(上文桑绍一世赐给他女儿们的那几座就是这种性质的王室财产),国王一家子一年到头的就随处转悠,想去哪儿去哪儿。每到一地,那里的老百姓就必须缴纳用以供养王室成员的贡品,粮食啦,山珍野味啦,布匹啦等等,而且还要服一定的劳役。但是如果半道上国王停在了教会的土地上怎么办?问题就来了。国王认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走到哪儿也得照样给我钱养着我替我干活儿;教会觉得我们又不是效忠于你的贵族,我们是直属罗马教廷的,我们得搞特殊;在这片地盘上的老百姓那是直接服务于教会的,不能你说征用就征用啊。两边僵上了。布拉加(Braga)大主教甚至扬言要把国王革除教门。事情又被推倒了教皇那里。可这回教皇也没什么好辙。直到1223年国王要死了,这场纷争还是悬而未决。因此,“胖子”未能像他的父辈祖辈一样安葬在科英布拉的圣克鲁兹修道院,而是被迫在他逝世的地方圣塔伦(Santarém)的阿尔科巴萨修道院(Mosteiro de Alcobaça)安葬了。
    除了国内这些骚乱之外,这位“胖子”也结结实实的做出了点功绩,那就是在1217年永久性地收复了阿尔卡塞尔杜萨尔(Alcácer do Sal)——阿连特茹省的门户。除此之外,他还在1212年帮着他的老丈人、卡斯蒂利亚国王阿丰索三世(你说这帮人就不会起点有新意的名字么)在那瓦斯·德·托洛萨(Navas de Tolosa)打败了摩尔人。


“胖子”的标准像

  • Related Posts

    中葡国际博士联合办学项目年会召开

    中葡国际博士联合办学项目年会召开  2015年12月12日下…

    中资企业为何青睐葡萄牙?

    中资企业为何青睐葡萄牙?    葡萄牙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