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曾是葡萄牙皇室珍品

中国丝绸曾是葡萄牙皇室珍品
    明正德年间,射程两千尺的新式火炮被中国工匠仿制,而后在万历年间的中日朝三国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当年搭载于葡萄牙商船的火器被命名为”弗郎机”也是旧时中国对大西洋东岸伊比利亚半岛”温暖港口”葡萄牙的称呼。
    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霸主,从贸易到殖民,与中国纠葛长达半个多世纪。如今,中国发起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葡萄牙作为必经之路,将成为其中重要一站。
    ■人类历史第一所国立航海学校在这兴建
    对于旧时的葡萄牙人而言,国土最西南端的萨格里什就是世界的尽头,意味着“天涯海角”。直到今天,这个位于悬崖上的小渔村仍然荒凉无比。
    但在公元1420 年,这个小渔村曾经建立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所国立航海学校,曾经有过为航海而建的天文台和图书馆。
    建设这所占据历史一席记载学校的人就是葡萄牙航海大发现奠基人,唐·阿方索·恩里克。这位1394年出生的葡萄牙亲王正处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整个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科学和人文的思想驱散了笼罩欧洲上空的阴霾。
    1406年,恩里克王子12岁的时候,一本尘封了一千两百多年的书籍的出版,引发了一场地理知识和观念的革命,这就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世界真的是托勒密描绘的这个样子吗?大西洋真的无法航行吗?巨大的问号折磨着欧洲大陆,也燃烧着痴迷于地理学和航海战略的恩里克王子。
    在恩里克王子有了自己的封地,成为阿尔加维省总督,驻扎在萨格里什时,他就立刻开始筹建航海学校,该学校的国立航海学、天文学、制图学吸引了众多优秀数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们对葡萄牙的船长及领航员进行航海、人文和制图学知识专业培训。
    公元1443年,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从罗卡角出发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在此之前,这里是已知世界的尽头。为了这一天,恩里克王子和他的船队已经奋斗了21年。
    在此之后,随着葡萄牙人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源源不断的黄金、象牙以及非洲胡椒涌入里斯本,填满了葡萄牙的国库,葡萄牙也成为西班牙外的另一海上霸主。
    ■葡萄牙国王衣柜中珍藏着中国锦缎法袍
    走在澳门街头,处处可以看到葡国风情的建筑,葡萄牙在这里留下了太多印痕。而事实上,中国文化也曾对葡萄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世纪初期,葡萄牙国王即开始试图与中国建立贸易联系。精致的工艺、迷人的中葡混合风格,及至17世纪,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已经在葡萄牙被广泛接受,成为彰显品位、威望的物件。
    历史上,明朝政权基本上是禁止海外贸易的。屯门海战结束后,明政府更是下令水师见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就将其击毁。即便如此,1520年代,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葡萄牙和中国商人的交往在私底下依然存在。直到1554年,中国和葡萄牙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葡萄牙的日本航线船队司令索萨与广东海道副使汪柏达成口头协议,在交付税收的情况下,使葡萄牙在中国的商贸活动合法化。此后,葡萄牙人得以居留澳门,澳门半岛开始对外国商队开放,澳门正式成为各国商人的聚居贸易点。
    葡萄牙在澳门建立殖民地,开启了中国与欧洲商业交流的篇章,并最终将中国的货品远销到世界各地。早抵达葡萄牙的纺织品如今只能存在于文字的记录中。比如在1522年的一份货品清单中,记录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衣柜中有一件中国锦缎法袍。
  1534年的货品清单中可以看到,继承了父亲品味的葡萄牙国王约翰三世同样拥有不少中国丝织品,其中包括一套三件锦旗,一件锦旗上描绘着葡萄牙的军装,另外两件是白色塔夫绸,上面描绘着十字架。该清单中还罗列了同样来自中国的超过100码的薄纱和4码的绸缎。在1528年的货品清单中,约翰三世的妻子、葡萄牙女王凯瑟琳拥有35码的白色中国丝绸。当时,在欧洲贵族当中,中国的丝绸已经成为继欧洲布料之外,制作服装、法袍等物品的第二选项。
    如今,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兴起,葡萄牙驻华大使若热·托雷斯·佩雷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想通过大西洋海域进入欧洲市场,必须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有一条延长线,从东非到欧洲。看看地图,葡萄牙的海岸线是必经之地,对于大西洋海运有着重要作用。葡萄牙将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来源:中山日报

  • Related Posts

    露天戏剧和百年咖啡店,都是想去这座葡萄牙最年轻城市的理由

    露天戏剧和百年咖啡店,都是想去这座葡萄牙最年轻城市的理由 四…

    后殖民时代的葡萄牙电影

    后殖民时代的葡萄牙电影作者:王田  10月,葡萄牙总理来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