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餐饮福将的创业经

记葡萄牙华商会老会长王存玉先生

                       

老会长王存玉先生是葡萄牙华商会首任会长,在葡萄牙华社里,葡萄牙华商会内部团结友爱,奉献争先恐后,运作公开透明。与兄弟社团相互协助,吸纳会员,让社团青春焕发,会务蒸蒸日上,在葡萄牙侨界享有盛誉。葡萄牙华商会王存玉、黄永杰两届新、老会长顾大局、讲原则、求实效,率先垂范,为华商会各位成员做表率。华商会旗下会员,旌旗猎猎,战将如云,成员一届比一届多,号召力一任更比一任强,充满着青春活力。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自己的本行,做强自己的事业,袖长善舞,才能有更多的能力来为社会做贡献。老会长王存玉先生是葡萄牙餐饮业的老前辈,在经营餐馆行业里,跌打滚爬摸索了30多年,在老一辈创业华侨里,堪称福将。德高望重、侨界宿老,寿及七秩的老会长,身体和精神面貌依然跟年轻人一样充满着青春的活力,高兴起来,还会开摩托车新潮一把。老会长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事业兴旺,儿孙满堂,像这样的幸福长者,在华人圈里还是并不多见的。

 

“做的比说的多!”这是记者对葡萄牙华商会老会长王存玉先生的评价。出国30多的老会长谨守中华传统“君子于讷于言而敏于行”儒家思想,在做事和为人方面,因循着这句名言,取得了双丰收,在葡萄牙侨界享有美誉。连毛泽东主席也喜欢把两个女儿叫做李敏和李讷,其中之意,寄托主席立身根本。老会长事业成功,也不乏其中真谛,。

 

老会长热心慈善,为人低调,记者多次约老会长采访,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今年5月,记者参加中国文博会期间,与老会长结伴而行,同行期间,我们谈往事、谈创业、谈经营、谈交友,在聊天中掌握了老会长第一手资料。老会长回忆了他在上世纪的创业经历,可为我们后来者提供一些参照。

 

创业初期的艰辛

 

上世纪80年代,我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葡萄牙。刚来那时候,波尔图有2家,里斯本约6家,整个葡萄牙的中餐馆也只不过10来家,当时,我们来的一批华侨中,有很多人选择摆地摊,很少有人打工,因为摆地摊挣的钱比较多,打工收入只有一点点,我为什么要选择打工,因为打工能够学点技术与语言,有技术与语言就能办很多事情,看在这点上,我依然选择打工,打了几年工之后,也就是在1983年,在葡萄牙北部城市BRAGA,和老外朋友合伙开了第一家餐馆,到现在已经30年了,餐馆和人一样,是很有感情的,特别是把一家没有生意的餐馆,开到生意兴隆,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一般人无法感受到的。当然,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能干,他们做的事业比我们老一辈要大,我们不能倚老卖老,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当时���我开餐馆的大部分钱都是借的,为什么选择去BRAGA开餐馆?其实,很简单,选择在北方开店的成本相对较低,大城市成本就得贵一点。葡萄牙北部人比较保守,并不愿意接受中餐,在BRAGA开餐馆生意相当冷淡,一天经营下来,还要吃肉圆,打零蛋,店开得相当艰辛。开头三、四年不赚钱,人工耗进去,精力也耗进去,也也赚不到,那种感觉是非常苦闷的。后来,那个老外实在熬不住了,便退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约灵海来做,当时,灵海在比利时做工,我在比利时的姐姐就对灵海说,我弟弟需要人手,你还是过去帮帮他。灵海也就过来了,灵海过来后做厨房,我做跑堂,加上我们自己都不要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餐馆才勉强维持下去。

 

当时,BRAGA餐馆生意不好,我太太就去比利时打工,打工赚的钱拿过补贴餐馆费用。我们两年不能开支票,原因是我们开的支票不能兑现,银行认为我们是不守信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家老外公司为我们供货,不仅给我们欠,而且还借钱给我们开店,比如:米、面粉之类的东西,我们没钱给他,就跟他们说明情况,结果他们还借钱给我们。你看当时的葡萄牙人是对我们多么友好。我们就是凭着自己的艰辛努力,才把这家餐馆勉强维持下去。

 

80年代末,我们餐馆生意渐渐好起来,也有很多老乡从国内过来,他们都没有地方住,没地方吃,我们餐馆也就成了接待他们的中转站。

 

一辈子的合伙人好朋友

 

我与灵海合伙了6年,硬是把一家餐馆从没生意,做到生意红火。在生意慢慢好起来的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就分开做,当时也没谈分家,到现在,我们哥俩的关系依然很好。我们的感情比兄弟还亲,合伙人到现在还是这么好,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当时,我的儿子女儿也来了,小孩子还很小,最小的只有5岁,这些小孩子的衣服裤子还都是灵海洗的。灵海厨房工作做得很细心,总是早来晚回,因为很多放在冰箱里的肉类制品,需要拿出来提前化冰,准备工作做得很细心,这样就能及时把菜炒出去,很认真负责,从来没有间断过。当时,灵海总是兢兢业业做工,我们还打打小麻将,他从来不打麻将。现在,他成了麻将佬的主要原因,都是我们把他带起来的。

 

我们那时的人,比较实干,从来不计较得失,实实在在的,沿袭着青田人互帮互助的老传统。现在的人在寻找机遇,只要有机遇就会发财,而我们当时的机遇,就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干。如果我当时的情况,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开了一年两年没有生意,就不会坚持下去,老早就会抛弃的。而在当时来说,是不可能放弃的,我们的钱是借来的,放弃了就还不了。如果再问朋友借,一是开不了口,二是别人也不会借给你,所以只能熬下去。现在人就不同了,生意失败后,就开口借,借了一次又一次,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一个人需要脸面,需要信誉,如果没有,你还做什么生意?

 

当时,我们餐馆生意不好,不能赚钱,我太太从比利时回来,就去摆过地摊,她那样做,要比做餐馆辛苦。后来,生意好了,她才没有去摆地摊。

 

现在合伙经营的人很多,但合到像我们这样的人其实很少。没有灵海来合伙,我们当时的餐馆就维持不下去,可定会倒下来的。我们有时一天没有一个客人,看到有一个客人来了,大家都感觉到很高兴,大家口里喊着:“啊,客人来了!客人来了!”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客人的光临,真的,把客人当做上帝一样来服务。现在,有的餐馆服务员,见要下班了,看到客人来了之后,嘴就开始尖起来,晚了一点,只想下班,不想接待客人。我们当时,只要有客人来,随便什么时候,都会接,而且会把他认认真真服务好。

 

还交了很多老外朋友

 

当时的BRAGA大学校长也是我们的客人,他看我们服务得好,就经常来光顾,对我们很关心,后来,86年,在电视上看到他当上了葡萄牙外交部长,那时候,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餐馆需要工人,我就写信给他,告诉他,我餐馆生意好了,需要从中国申请工人,请他给予帮助,他真的给我们提供了帮助,我们餐馆因此申请了两个厨师。在当时来说,申请厨师都是从台湾来的,从大陆申请厨师来葡萄牙工作,也许是从我们开始的。我们来往的信件,现在依然保存在我家里。我儿子结婚的时候,外交部长还来参加了婚礼。对里斯本这家餐馆,还是这位外交部长提供的信息,因为当时他也住在靠近使馆区的CAMPO DE OURIQUE,他说,在这个地区开一家中国餐馆,会很有前途的,因为他在这个地区吃中餐,感觉菜不是太好好,所以他建议我到里斯本这个地区来开家中餐馆。当时,葡萄牙的议员、议长都是住在这个区分,还有附近的LAPA地区,都是外交官和使馆居住的区分。95年,我里斯本这家餐馆开门,葡萄牙外交部长和中国使馆参赞也都来参加了我们的开业典礼,当时,我们还拍了照片,现在还保留着,对于我来说,这是历史记忆,非常珍贵。

 

现在,我们华人经济不景气,很多方面还是需要我们华人去认认真真去做事,诚诚恳恳地做人,在这两方面做好了,那么,在事业上,上帝就会成倍地回报你。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也许会对大家有用。

Related Posts

王存玉老会长看望波度奥度同仁

6月最后一天,葡萄牙华商会王存玉老会长看望在波度奥度经商的华…

本会侨领受邀参加国庆75周年招待会

岁月流金,光阴似箭,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了辉煌壮丽的75周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