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上的“法朵之旅”(图)
足尖上的“法朵之旅” 葡萄牙现代舞剧《命运之舞》挥洒激情
几口储满清水的玻璃箱从一开始就静置在舞台上,男女舞者追逐嬉戏的时候,它们是广场上的台阶,是花园里的泥坛,是露出海面的礁石,是唱着“法朵”(Fado)的歌者游走其间的餐馆、酒吧,是伴随乐手的不断流逝与更新的黑夜与白昼。但人们对水的期待始终存在,并且就在这变幻不停的舞步的延宕中不断充盈。直至下半场开场,当红裙女舞者第一个将轻盈的足尖探入水箱,继而让整个身体浸入,与水体共同振荡出葡萄牙吉它高音的激越沸腾,生命深处的混沌与渴望这才被打开。清澈的水花如同液态的火星,灼烧着每一位舞者,仿佛也挥洒在满座观众的心间。
昨晚,作为“第2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参演剧目,葡萄牙QUORUM舞蹈团携舞剧《命运之舞》登台东方艺术中心“五月舞”系列演出进行中国首演,也为其中国巡演揭开序幕。舞蹈团成员由来自葡萄牙、美国纽约及丹麦等地的精英舞蹈家,编舞丹尼尔·卡多索曾在纽约著名现代舞团玛莎·葛兰姆舞团中担任独舞。QUORUM长久以来始终立足于葡萄牙民族特色,并以不断创新的理念跻身顶尖现代舞团阵列,曾在2009年荣获第一届葡萄牙舞蹈大奖“最佳当代舞团”的称号。
有心的观众或许记得,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正在创作中的《命运之舞》就在世博会的欧洲广场表演了一个40分钟的片断,人水共舞的场面极为震撼。丹尼尔·卡多索坦言,水元素的运用来自于葡萄牙的国家地理环境。“葡萄牙是一个邻海之国,我们对水有着特殊情节,祖辈们曾通过水路,将我们的文化带至中国、印度和南美。这也造就了使葡萄牙人民阳光热情、奔放乐观的性格,一如我对舞蹈事业的热爱执著。通过这出舞剧,我想将水和音乐”注入”舞蹈,让观众对我们的民族更为了解,也希望与大家分享生命的永恒话题,即男女关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矛盾。”
《命运之舞》留给中国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被称为“葡萄牙国宝以及命运的象征”的音乐“法朵”,它由人声与吉他伴奏两部分组成,与弗拉明戈类似。高音的葡萄牙吉他和中音吉他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抒情气氛,配以女歌手铿锵婉转的演唱。《命运之舞》是首次以舞蹈形式展现法朵音乐的力作,堪称一曲足尖上的“法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