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班牙吞并的六十年 (1580—1640)
扫清了安东尼奥的余党之后,菲利普二世大大方方的进入了里斯本城,并与1581年4月在托马尔(Tomar)召开的宫廷会议上被加冕为葡萄牙国王,称菲利普一世(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葡萄牙历史上这是第一个叫做菲利普的国王。他在西班牙国内仍称二世),新的王朝——卡斯蒂利亚王朝或称菲利普王朝就此在葡萄牙建立。伊比利亚半岛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实现了大联合。登基之后,这位绰号为“精明人”(o Prudente)的新国王便确立了一套政治纲领(据信,在红衣主教恩里克在世的时候菲利普二世便派代表与之进行过密谈,这套纲领就是当时菲利普二世对恩里克作出的承诺),并宣誓他本人以及今后的西班牙继承者们在统治葡萄牙的时候都会遵守这一套纲领。这些条目史称“菲利普纲领”(o estatuto filipino),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条:
尊重葡萄牙的自由、既有的特权、现行的法律制度及传统的风俗习惯,不得改变;制定新的有关葡萄牙事务的法令时必须在葡萄牙召开相关会议;行政、司法、财政及军队等部门因袭旧制不变,所有这些机构中的官员和红衣主教等其他教会职务都由葡萄牙人担任,同时葡萄牙人可以受命在西班牙担任公职;东方贸易仍由葡萄牙人直接经营,同时西葡两国之间取消妨碍商品流通的种种限制和赋税,必要时西班牙将派舰队为葡萄牙商船护航;官方语言仍为葡萄牙文,货币仍保持葡萄牙的图案,等等等等。
菲利普的这些措施无疑是十分明智的。这样的话他既实现了攫取葡萄牙王位的目的,又不致遭到什么反对,可以把位置安安稳稳的坐下去。他在世的这十几年里这些规定确实得到了贯彻,而效果也是显著的。上层阶级自然没有理由为选择了一个外国人当国王而懊悔,而在人民的心底,反西班牙的情绪也随着逐渐安定下来的社会局面而渐渐沉到了心底,化作了对过去的默默的怀念和“塞巴斯蒂安主义”情结。1589年,当安东尼奥领着一支英国雇佣军回国的时候,里斯本市民选择了关闭城门进行抵抗。这次复辟的企图就这样告吹了。
安东尼奥选择这一年杀了个回马枪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就在前一年的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遭到了重创。因为对方的海盗行为和天主教与英国国教之间的分歧,菲利普组织了一支庞大的海军,其中包括葡萄牙海军的31艘高帮大型战舰,企图征服英国;但是也不知道英国人是从哪儿借来看的三国演义,在英吉利海峡cosplay了一把赤壁之战,趁着月黑风高策动了火攻。二百多艘战船顷刻间灰飞烟灭,只有区区53艘得以返回。参战的葡萄牙海军最后也所剩无几。这是菲利普王朝为葡萄牙带来的第一次灾难。好在国内的经济形势还不错,这次失利也没有在葡萄牙国内引起过大的反应。
1598年菲利普去世,其子菲利普二世(西班牙称三世)继位。他在历史上的绰号是“虔诚者”(o Pio),但是正是在他的任内西班牙—葡萄牙帝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其实错也不在他本人,有道是盛极必衰,西班牙的劫数到了。首先是美洲的银矿出现了枯竭的迹象;其次在1605年,由于宗教上的原因,国王策动了一场驱逐摩尔人的运动,将格拉纳达地区的阿拉伯人后裔逼走,结果是让西班牙失去了一大批技术高超的手工艺匠人。英国和荷兰也在此时崛起,不断骚扰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连年的战争开支使帝国的国库日渐吃紧,西班牙渐渐无力顾及葡萄牙的海外属地了。于是曾经是葡萄牙人天下的印度洋成为了英国人和荷兰人的舞台。1609年荷兰人占领斯里兰卡;1617年开始葡萄牙人又在日本受到荷兰人的刁难和排挤;1622年在英国人的支持下,伊朗将霍尔木兹海峡夺了回去;1637年荷兰甚至占据了几内亚湾的一部分地区。最令葡萄牙人忍无可忍的是1623年至1630年巴西的几个重要港口竟也落到了荷兰人手中,其中包括作为巴西首府的圣萨尔瓦多和最富饶的伯南布哥地区!
1621年菲利普二世去世,年仅十六岁的菲利普三世(西班牙称四世)继位。为了填补军费造成的漏洞,政府加重了税收。这项措施在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都激起了民众的反感,后来发展成为此起彼伏的起义。其中在葡萄牙,最著名的一场起义就是1637年发生在埃武拉的“曼努埃里尼奥”起义。这场起义的起因是因为要增加新的房地产转让税来支付政府拖欠贵族的津贴金。当一名王室的法官来到埃武拉宣布这项决定的时候,他下榻的地点遭到了愤怒的群众的袭击和洗劫。起义就此开始。传说中起义的领导者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似乎谁也不认识他;他衣着破旧,身上只有一件斗篷和一条灰颜色的披肩,脸上从未流露过笑容。”这就是那个“曼努埃里尼奥”(Manuelinho,其实就是小曼努埃尔,这个意思和罗纳尔蒂尼奥与小罗纳尔多是一回事同理)了。起义迅速波及全国;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几个月后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便自行消亡了。西班牙统治者看到葡萄牙国内不稳定的形势,决定结束其半独立的状态;西班牙的军队被派往葡萄牙镇压起义,西班牙的贵族被派往葡萄牙担任要职;不仅如此,西班牙还继续在整个半岛招兵买马,四处拉壮丁,为当时欧洲正在进行的三十年战争充当炮灰。
1640年5月,巴塞罗那爆发了起义;为了镇压这次起义,葡萄牙的贵族们都收到了动员令,让他们去加泰罗尼亚参战。这项动员令让忍耐已久的上层阶级也坐不住了。大家开始聚集在当年的王位继承人女公爵卡塔琳娜的孙子、如今的布拉甘萨公爵若奥的周围,策划着一次干脆彻底的行动。
这个若奥和上个若奥一样,也是一个黎元洪式的角色。他本人由于长时间居住在自己的领地上,远离里斯本的政治生活,所以革命的态度并不十分坚决;但是他时任全国军事总督,手中握有兵权,再加上他的出身也正,想不领导革命都难。
1640年12月1日上午九点左右,40名王公贵族突然冲进里贝拉王宫(Paço da Ribeira),控制了宫廷卫队,随后抓出来代表菲利普行使权力的他的表妹曼图阿女公爵(a Duquesa de Mântua)和她的国务大臣米格尔·德·瓦斯贡塞洛斯(Miguel de Vasconcelos)。在将后者处死之后,这些人逼迫女公爵命令圣若热城堡(Castelo de
S.Jorge)和特茹河各要塞的西班牙守军立即缴械投降、不得抵抗。一切办妥之后,他们才走出王宫,号召人民起来欢呼葡萄牙的光复(a Restauração)。15天之后,布拉甘萨公爵正式加冕成为葡萄牙国王,称若奥四世。布拉甘萨王朝就此建立。
菲利普二世(西三)
菲利普三世(西四)
无敌舰队的覆灭
若奥的登基典礼